binarytree

An unconventional geek

居家杂谈 2021.11.25 - 生活的惯性

文/Wu


    其实上个月就想写点东西了。无奈在某个周末处理南瓜皮的时候,把自己的中指削下来一片(真的是薄薄一片肉),血流如注。还好医院离家近(开车只要八分钟),处理起来也很快。虽然医生感觉不是很专业,但血算是止住了。包扎的时候用了个我没见过的神器,十分完美。三天后自己拆了绷带,小心翼翼地每天抹抗菌药,又恢复了一周多,加起来大概有两三周没办法灵活使用左手了。万幸的是没有伤筋动骨。

    恰逢十月份工作繁忙,十月下旬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开会和计划明年的项目,单手打字还算可以应付。终于等到了感恩节,这周请了三天年假,加上两天公共假期,凑上头尾两个周末,给自己结结实实地放了九天长假。

    哦对了,十一月初还经常或熬夜或早起地看了大洋彼岸的TI和S赛(Dota和LOL的两个顶级电竞赛事),周末也就没精力写啥东西,只顾睡觉了。这是我11月6日早晨四点起床后,和万千中国玩家一起看着EDG一路夺冠的犄角旮旯:


======

    最近一直在想一个词:惯性

    很多时候总感觉生活如果已经在朝着某个方向发展,我什么也不做,而且周围没有大事发生,那么这个动量就不会停下来,会有一个惯性一直推着我不停往前走。

    当我们夜深人静,开始思考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时候,其实思考的就是这个惯性的可能结果。我经常问自己“这是不是我想要的方向?”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需要现在做出改变的?”“这个惯性存在什么风险?”诸如此类,甚至是“人生的意义能不能在这个方向上实现?”这种一时半会想不通的问题。

    我发现这个思维模式对我还挺有用的,特别是在生活决策和投资思维上。大事比如“要不要跳槽”“要不要回国”,小事比如“要不要买个空气炸锅”“今早要不要出去跑步”“要不要买XYZ股票”之类的。只要想想“照着这个方向下去是不是更好的”就豁然开朗。与其用“遇事不决,量子力学”般抛硬币的赌法,不如用用“遇事不决,就看惯性”来的实在。

    就说说减肥这件事。自从坚持每天早晨跑步,不管工作多忙,早晨这半个多小时的运动量一旦形成惯性,你会发现它就不是一件需要一直去“坚持”的事情,反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。自从开始关注自己吃了多少糖和肉,就会下意识地去计划自己的食谱。没想到体重一路掉,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掉到62公斤的时候发现这个惯性已经出现了预料之外的结果。那就积极询问营养师,改变了不吃晚餐或者晚餐只吃草的做法,改用坚果和少量鱼类解决,最近一个月体重一直维持在了65公斤上下,不再掉也不再涨。

    关注惯性的思考,还让我有了另一个发现:想要改变什么东西,并不需要去思虑太多“以后就如何如何”的各种困难以及自己能不能坚持的问题——努力的重点,只需要去催生一个新的惯性就可以了。惯性会推着你前进,会让某个状态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。这种新惯性有时候会以某个旧惯性为代价:跑步锻炼换刷视频看大盘、经常旅游换仕途飞升、跳槽换舒适区……凡此种种,拿不定主意的根本是听不清内心的呐喊,听不清内心的呐喊而不善于改变的人,往往是陷入了目前所在惯性的泥潭中,忽略了新的出路吧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也不是真的就有新的出路,你的生活、工作、理想都有可能被当下的惯性推到一眼望穿的终点,这是一种无奈。所以我一直觉得:有选择才是人生最奢侈的权利

    自从早晨经常跑步,我也养成了“听书”的习惯,一直在用喜马拉雅app(广告费结一下谢谢)。前个月听完了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现在刚听完《大秦帝国》第一部,前两天刚开始听第二部,换了个男声主播,声音酷似《潜伏》的旁白,非常不适合念这种剧情(对了我也看完了《潜伏》,五星推荐,不愧是国产谍战片天花板)。这男播音跟第一部铿锵有力的女声完全不是一个水平,严重打破了我对那个声音的惯性。看到评论里面骂声一片,跳到第三部开头一听,果然换回了原来的女声,那我只好先忍着听完这第二部了,也不至于弃书。当不喜欢的事情有个结束的盼头,我就不会感到烦躁和不安。我更怕的是发生了却看不到头的坏状态,或者会把自己推向无选择深渊的惯性。

======

    听说欧美疫情又开始反弹了,但我身边全是这个假期出去玩耍的人,这个假期每天在朋友圈就能刷到三四个夏威夷,四五个国家公园、两三个迪士尼和一些平时少见的异域风情。还好年中趁着打完疫苗出去玩了两趟,现在大家都憋不住了,这就是一种强行打破惯性而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情况,估计等到圣诞节我也会憋不住吧。明年年初公司也会要求回去上班,习惯了居家工作的我,到时候又要去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惯性。


    生活点滴,山川入海。下期见。


2021.11.25

山景城家中

评论